清水混凝土的另一个故事
建筑为什么被设计成这样,而非那样,一定有它的道理,除非人们没有领会个中妙处。换句话说,建筑在什么情况下,可以被设计成粗犷、温婉,或者在何种场景,建筑元素能够脱离既有轨道,而不再受规范或格式束缚,创造出和谐新自我。
建筑创新,被称作“带着镣铐的舞蹈”,如若成功,它将被视为艺术,反之则被认为失误。成败只在一念间,问题的关键,是何种失控不被视作失败,它们的边界在哪里?
现今流行的清水混凝土,依靠精确设计,已经能够完全控制在建筑审美的范围,但是从设计走向艺术境界的大师们,反复酝酿,突发奇想,灵感袭来,遂变成建筑物。
混凝土从粗犷到更加精细的清水混凝土等的艺术化变迁,在赖特、柯布西耶、安藤忠雄等一代代建筑艺术家的智慧里持续蜿蜒,当设计被他们由技术升华为艺术,标志着引领时代的一代大师炼成了。
▲柯布西耶与他以人体为象征类比的城市规划
在混凝土建筑艺术的边界舞蹈中,材料作为基础,可以向清水混凝土的控制方向发展,也可以利用混凝土的材料属性进行实验,使其在被浇筑过程中展现出一部分“自由”。
貌似与清水混凝土及艺术背道而驰,或者严重点,称其为离经叛道,但完全有可能借此发现更高级的玩法(工艺)。视建筑为科学,科学史上有很多“意外”酿成“惊天成果”的先例,事实证明,“意外”之举,有着足够的价值,并上升到美学与艺术的维度。
1951年,当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接受印度新城昌迪加尔的规划设计时,没有想到50多年后,除法国本土10座他设计的作品,印度议会大厦与另外位于日本等6国的柯布建筑一起,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。
▲昌迪加尔议会大厦
这是现代建筑史上的辉煌一页,充分说明当年大师以如椽巨笔的设计手法,结合古典建筑与印度传统设计,从零开始,用混凝土凭空造出一座新城,一座井然有序的现代城市,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平原上熠熠生辉。
关于昌迪加尔,关于柯布西耶,后来出现的小插曲,是昌迪加尔本地一位建筑师,利用在工地工作的机会和业余时间,收集建筑废料、混凝土袋子,以及碎石头,在一片无人问津的空地上悄悄建造了一座 “岩石花园”。今天,它被称为城市奇迹,与柯布大师的作品一起,吸引着无数建筑和旅游爱好者前来瞻仰。
柯布为昌迪加尔规划了仿若人体功能与结构的城市,设计了包括议会大厦、秘书处大楼、最高法院的雄伟混凝土体块建筑,将线条造型和透视利用得无以复加。
▲秘书处大楼一角
可“岩石花园”恰恰相反,它创造了一种今天被政府保护的“不完美”,完全不同的风格、情景,能否认为是对高大上建筑的反思。
▲秘书处大楼:长254米,高42米,是和柯布西耶在昌迪加尔建筑群中最大的一座
有此先例,在全球范围内,接下来混凝土或清水混凝土建造中,设计师在单调灰色空间展开各种创作,利用它中立的特质,尽情发挥,乃至彻底改变空间,走上建筑艺术及实验的创新之路。
▲柯布西耶设计的手掌纪念碑,高14米,重50吨,可灵活随风转动
注:图片来自于网络,不做商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