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
Mob: 15515556013
         19838125165
Tel: 0371-55685300
  

行业资讯

夯土资讯

隐藏内容

古代南北土墙建造:椽式与板式夯土技术差异

时间:2022-08-25    来源:    浏览量:
历史上每一次建筑技术变革,背后都有一个主导思想。夯土墙建造走过3000多年历史,可以说是持续细化深入的技术革新的历史。在一些特定历史关口,都产生着关键性技术来推动应用的普及和效率的提升。
在夯土墙工艺发源地的黄河流域,当该技术随着时间推移,被当地人带到其他区域,开始新一轮的交流和共享,必然会结合新地域的现状,发展出一套新的夯土工艺,技术变革的种子于是慢慢萌芽。
前后相比,夯土工艺可能相距悬殊,也可能大同小异,北方流行的椽式夯土与南方新兴的板式夯土,从北到南的变迁,夯土技术显然得到相应改进,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。
单就工具而言,后者变得更为繁复,更为精致,也更为细密,成为一套独立于椽式的工具体系。实际上,主导椽式和板式夯土工具的,正是背后两套不同的建造思想。如前所述,版筑相当于一版一个大砌块,一堵墙就在这些砌块的互相交错堆叠中矗立起来,这就是类砌筑。
与版筑的类砌筑形成鲜明对比,是椽式夯土法,不同于砌块思想,它一夯一堵墙,也就是说,这里还没有细化到分割思想。或者,当明清烧砖成熟,砌砖兴起,砖石砌筑难免影响椽式夯土,才终于令版筑工法横空出世。
当然,从北方的古代长城、城墙等公建项目,落地转化为更加大众的民居,尤其南方民居以小巧精细见长,必得一套相适应的工具来助力。所以,从椽筑到版筑,可以视作夯土工艺进步,其实是各种工艺交融后不同地域要求下的技术思想进步。
回头细看椽式模板,这种工具似乎较版式工具落后,但也有自己的优势,它形制更长,更为原始,一边四个杆子,加上麻绳即能开造,而且相当麻溜,顺手就来,从低到高,一夯至顶,完全竖向的整体版筑的墙体建造,完工后再于这堵墙另一侧夯筑下一堵墙。
如果说版筑夯土墙的特征是交错叠砌后,墙体会留下横竖不一的砌缝,那么椽式夯土的建构特征则更为明显,体现为一明一暗两大特征。明的是墙面由于使用木杆而留下的褶皱楞子,也就是所谓版花。
后续这些版花大都被填平,墙体重新抹得光滑而平整,条件好的还会在平整墙面再抹上白灰,做成最终的粉墙黛瓦,这个过程版花相当于凿面,暗中起到拉结抹层、附着灰土的作用。存在即合理,貌似多余的版花,由此可见并非无关紧要的构件。
暗的是用于两堵相邻夯土墙体连接的凹槽,事先凿出一定深度、宽度,以利于续建第二堵墙时,能有前一堵相互衔扣。过去土墙衔接技术较多,如凿成斜面的,墙中埋覆竹条树筋的等等。
利用墙体侧面凹槽来衔接土墙,能增强土墙的整体连接性,避免前后通缝,顶多会有等间距竖缝,但可以通过后续修补将其抹平。